椎间管狭窄的症状

来源:邦尔骨科医院集团股份有限公司     发布日期:2019-06-12     浏览量:2087

导读:生活中,有这样一类腰腿痛患者:他们一般是40岁以上的中老年人,常先有慢性腰痛史,有的病史可达十余年,继而出现一侧或双下肢酸胀、麻痛及无力。症状轻重常与体位有关:直立、伸腰时加重;弯腰、下蹲时减轻。患者常常行走数十米或数百米后,出现下肢酸胀、麻木及无力加重,须蹲坐休息,待上述症状缓解后,方可继续行走。但行走不远,又出现类似腰腿痛症状,病情持续加重,终致步态不稳、无法行走。严重者还伴有小便困难、大便秘结。

生活中,有这样一类腰腿痛患者:他们一般是40岁以上的中老年人,常先有慢性腰痛史,有的病史可达十余年,继而出现一侧或双下肢酸胀、麻痛及无力。症状轻重常与体位有关:直立、伸腰时加重;弯腰、下蹲时减轻。患者常常行走数十米或数百米后,出现下肢酸胀、麻木及无力加重,须蹲坐休息,待上述症状缓解后,方可继续行走。但行走不远,又出现类似腰腿痛症状,病情持续加重,终致步态不稳、无法行走。严重者还伴有小便困难、大便秘结。

另外一个现象是,骑自行车时,这类患者的腰腿痛会“感觉好很多”。部分患者能骑车几公里而无任何症状,所以他们常借助手推车、自行车或电瓶车代替步行。

 

这些患者往往以为自己是一般的腰腿痛或腰椎间盘突出症,或是人体衰老的自然结果,没有及早去医院诊治。随着症状加重,不得不去骨科检查,结果发现这并非普通的腰腿痛或腰椎间盘突出症,而是腰椎管狭窄症。

 

年久失修 “水管”变窄

腰椎管狭窄症是引起慢性腰腿痛的最常见原因之一,40岁以上中老年人群发病率高。但它并没有像椎间盘突出症那样被人们所认识与重视,且此病的治疗方法与腰椎间盘突出症有较大区别,导致许多患者得不到正确治疗而长期被此病困扰。

随着年龄的增长,人体椎间盘首先发生退变,椎间隙高度下降,异常活动增加,继发椎体后缘骨赘增生。后方的关节突关节因承受过多负荷,出现退变增生、黄韧带退化肥厚,部分患者还可出现椎板肥厚。组成椎管的四壁异常增厚,椎管容积急剧减小,最终导致其中的马尾及神经根受到卡压,出现神经压迫症状。其发病机制如同年久失修的自来水管管腔因积垢而变窄。

为什么骑车时腰痛会减轻

因为骑车时患者的腰部保持自然弯曲位,腰椎管略有扩大,马尾及神经根受到的卡压减轻,所以腰痛也减轻了。“骑车能行十里,走路寸步难移”是此病的一个显著特点。同理,体位变化(如弯腰等)也可减轻神经压迫,使疼痛暂时缓解。

另外,如果患者腰椎管狭窄最严重的部位位于侧方,主要卡压的是神经根,则表现为与腰椎间盘突出症类似的坐骨神经痛症状,但其疼痛程度往往比单纯的椎间盘突出症更严重、更顽固,也更难治疗。

勿随意做腰部推拿

腰椎管狭窄症常与腰椎间盘突出症合并发生,腰痛患者往往认为自己是椎间盘突出症,而忽视了椎管狭窄症的存在。

如果误以为是“腰突症”,长期依赖于吃药、或到不正规的私人诊所,进行不正确的推拿、针灸、椎管封闭等保守治疗,不但没有效果,有时反而适得其反。

 


上一篇:椎间孔镜的适应人群 下一篇:腰椎间盘突出的你要怎么治疗 返回脊柱外科